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煤炭化验设备灰熔点测定仪放置与操作注意事项
2025-05-22 08:45:15
灰熔点测定仪的放置与操作注意事项需重点关注环境控制、设备安装及实验规范,具体如下:
一、放置要求
环境条件
温湿度:实验室需保持温度稳定(波动范围符合仪器要求)、湿度40%-60%,避免高温或潮湿导致部件损坏或电路短路14。
通风防尘:确保通风良好,及时排出实验产生的CO等气体;环境需洁净,防止灰尘污染光学部件(如摄像头)或堵塞气路14。
防震动与干扰:远离强磁场、电场及震动源,仪器应放置在稳固台面,避免硅碳管或热电偶松动48。
设备安装
硅碳管安装:硅碳管与刚玉舟、外套管需保留1~2mm间隙,防止碳沉积引发短路;安装时轻拿轻放,避免热胀冷缩挤断34。
热电偶校准:热电偶插入炉膛中心位置,接线时需区分正负极(红色为正)38。
电源与接地
电源需稳定(AC220V±10%),电流不超过30A;控制箱电源仅在实验时开启,结束后关闭46。
仪器必须良好接地,防止漏电风险;移动设备前需断电,避免触碰背面裸露电源线48。
二、操作规范
样品处理
灰锥制备:煤灰需研磨至均匀粉末,与糊精溶液混合后制成灰锥,风干后置于灰锥板三角槽中固定3。
装样一致性:灰锥高度需一致(3~4mm),避免因装样差异影响测量结果38。
温度控制
按标准升温程序操作:900℃前升温速率15~20℃/min,900℃后调整为5±1℃/min,三小时内达到1500℃13。
实验结束后待炉温降至安全范围(如30℃)再关闭设备,防止硅碳管骤冷断裂38。
气氛调节
还原性气氛:通过石墨或无烟煤调控炉内气体(禁用高硫燃料),避免通入氧气导致污染或爆炸风险34。
氧化性气氛:可通过空气自由流通实现,需确保气体成分稳定1。
维护与安全
光学部件保护:定期清洁摄像头及热电偶,避免灰锥图像模糊或测温误差47。
禁止操作:实验中禁止打开炉体或触碰高温部件;硅碳管老化后需及时更换,防止短路34。
三、数据记录与设备管理
计算机设置:禁用屏幕保护程序,分辨率设为800×600以上,确保数据连续采集及图像清晰46。
校准要求:定期按标准(如GB/T 219)校准热电偶及温控系统,记录变形温度(DT)、软化温度(ST)等关键参数35。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范,可确保灰熔点测定仪的安全运行及实验数据的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