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灰熔点测定仪工作原理介绍
2025-07-16 09:09:02
1. 核心原理
煤灰在加热过程中会经历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,不同成分的熔点差异导致灰锥逐步软化、熔融。仪器通过监测这些形态变化对应的温度来判定灰熔特性。
2. 工作流程
样品制备
将煤灰与糊精混合压制成标准三角锥(高20mm、底边7mm),风干后作为测试样品。
加热控制
分段升温:900℃前15-20℃/min,900℃后5±1℃/min,模拟工业燃烧环境。
硅碳管加热:配合PID控温系统,温度精度达±3℃。
气氛模拟
通过石墨或H₂/CO₂混合气体(50%±10%)构建弱还原性气氛,避免氧化干扰。
3. 自动化判定
图像识别
高清CCD实时拍摄灰锥形变,计算机自动分析四个温度点:
DT(变形温度):锥尖变圆或弯曲。
ST(软化温度):锥顶接触托板或呈球形。
HT(半球温度):高度缩减为底边一半。
FT(流动温度):灰锥熔融铺展成薄层。
数据记录
温度曲线与图像自动存储,支持回放分析。
4. 技术优势
高精度:铂铑热电偶(±1℃)与超细热电偶减少误差。
安全设计:炉体旋转结构便于取样,摄像头冷却系统延长寿命。
多场景适配:支持氧化/弱还原性气氛,满足不同煤种测试需求。
该技术为锅炉防结渣和燃烧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