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不同煤种主要化验指标对比
2025-07-18 08:36:21
1. 水分(M)
无烟煤:通常<5%,因煤化程度高,孔隙结构致密,吸附水分能力弱。
烟煤:1%~10%,中等变质程度,水分含量适中。
褐煤:15%~30%,煤化程度低,孔隙发达且亲水性强,水分最高。
贫煤:接近无烟煤,但略高于无烟煤(约5%~8%)。
影响:水分每增加2%,发热量降低约100kcal/kg,且增加运输成本。
2. 灰分(A)
无烟煤:通常<10%(优质无烟煤可低至5%以下)。
烟煤:10%~30%,洗选后可降至8%以下(冶炼精煤要求灰分<12%)。
褐煤:20%~40%,因成煤时间短,矿物质残留较多。
贫煤:灰分与烟煤接近,但部分高灰贫煤可达25%以上。
影响:灰分每增加2%,发热量降低约100kcal/kg,且易导致锅炉结渣。
3. 挥发分(V)
无烟煤:<10%,燃烧时火焰短、无烟,但点燃困难。
烟煤:10%~45%,火苗长、易点燃,是炼焦和动力用煤的主要煤种。
褐煤:>40%,挥发分极高,易燃但热值低。
贫煤:10%~20%,介于无烟煤和烟煤之间,燃烧特性较稳定。
分类意义:挥发分是煤变质程度的关键指标,褐煤→烟煤→无烟煤的挥发分递减。
4. 固定碳(FC)
无烟煤:60%~90%,碳含量最高,耐烧但需高温助燃。
烟煤:40%~70%,炼焦用烟煤需固定碳>50%以确保焦炭强度。
褐煤:20%~40%,碳化程度低,燃烧快但热效率差。
贫煤:50%~65%,略低于无烟煤,燃烧时热稳定性较好。
计算方式:FC = 100% - 水分 - 灰分 - 挥发分。
5. 发热量(Q)
无烟煤:5000~6000大卡/kg(高位发热量),热值最高但需特殊燃烧设备。
烟煤:4500~8900大卡/kg,广泛用于发电和炼焦,热值范围跨度大。
褐煤:2500~6500大卡/kg,因高水分和低固定碳,热值最低。
贫煤:介于无烟煤和烟煤之间,约4000~5500大卡/kg。
关键因素:发热量与固定碳正相关,与水分、灰分负相关。
6. 硫分(St)
环保要求:动力煤需St<1%,优质煤要求<0.6%。
煤种差异:硫分与成煤环境相关,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可能较高(需洗选降低),褐煤因低硫矿物较多,部分褐煤硫分<0.5%。
总结对比表
应用建议:
动力用煤:优先选择中高挥发分、低灰硫的烟煤或洗选后的褐煤。
炼焦用煤:需挥发分25%~32%、灰分<10%的强粘结性烟煤。
民用燃料:无烟煤(耐烧)或低硫褐煤(易点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