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-
红外测硫仪的校准周期是多久?
1. 常规校准周期 基础要求:红外碳硫分析仪(含测硫功能)的首次校准周期由用户设定,后续周期需根据校准结果动态调整。 期间核查: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,确保数据可靠性。2. 动态调整原则 校准结果≤80%最大允许误差:可延长后续校准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9
-
红外测硫仪和红外测硫仪对环境的要求一样吗?
环境条件共性要求温度与湿度: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15℃,相对湿度≤85%。气象条件:需避开雷、雨、雾、雪等天气,风速通常≤5m/s(红外测温场景),但红外测硫仪可能对风速更敏感(如≤0.5m/s)。背景辐射:需避免强热源或电磁场干扰,确保背景辐射均衡。特殊场景差异检测时间:红外精确检测要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9
-
测硫仪不出数据如何快速排查?
一、基础检查(优先排查)气路系统检查电解池熔板是否堵塞(需清洗或更换)。用肥皂水涂抹气路接口,观察是否漏气(气泡出现则需紧固或更换密封件)。确保气体流量计浮子正常,无水分黏附(可用吹风机干燥)。温度与燃烧状态确认燃烧炉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(如1150℃),检查热电偶是否断线或硅碳管老化。若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8
-
测硫仪不出数据怎么回事?
一、设备故障关键部件异常红外检测器灵敏度下降、光源强度不足或燃烧炉温度控制失效可能导致无法检测硫成分。需定期清洁检测器和光源,检查燃烧炉温度是否达标。气路或电路问题电解池熔板堵塞、气路漏气或电极污染会阻断信号传输,需清理电解池并检查气密性。二、样品问题硫含量极低或样品不均样品硫含量低于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8
-
测硫仪电解液失效如何判断?
一、失效的直观表现颜色变化正常电解液为浅黄色,失效后变为浅棕色或深黄色。若电解液发红,可能因过电解导致(如搅拌异常或电极污染)。检测结果异常硫含量测定值偏低(误差>±0.2%),重复性变差(偏差>0.05%)。电解液pH值超出1~3范围时需立即更换。二、功能测试方法电解平衡测试加入0.4μL纯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5
-
测硫仪电解液的配制方法?
测硫仪电解液的配制方法如下:一、电解液配方基础成分:碘化钾(KI)5g溴化钾(KBr)5g冰乙酸(CH₃COOH)10ml蒸馏水250~300ml配制步骤:将碘化钾和溴化钾溶于蒸馏水中,搅拌至完全溶解。加入冰乙酸,继续搅拌均匀。二、注意事项电解液重复使用:可重复使用,但需根据试样含硫量和重复次数判断是否失效。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5
-
清洗后的坩埚如何保养?
一、通用保养原则干燥存储清洗后需彻底烘干(红外烘箱或自然晾干),存放于干燥环境,避免潮湿导致氧化或污染。防震防撞轻拿轻放,避免机械性外力撞击,金属/铂金坩埚需单独存放于软质容器中。定期检查使用前检查内壁是否残留裂纹或变形,石英/陶瓷坩埚需观察是否出现微裂纹。二、材质专项保养铂金坩埚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4
-
量热仪坩埚怎么清洗?
一、通用清洗步骤初步处理使用后需冷却至室温,避免热胀冷缩导致破裂。物理清洗轻微残留:用软毛刷或100目以上细砂轻柔打磨。顽固污渍:超声波清洗(60分钟)或高压喷洗(注意水压控制)。化学清洗无机物残留:1:1稀盐酸/硝酸煮沸或6N盐酸浸泡。有机物残留:酒精灯灼烧或马弗炉500-600℃高温灼烧。终末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4
-
红外测硫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红外测硫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光谱吸收法,其核心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:1. 样品燃烧与气体生成样品(如煤、金属等)在高温(通常≥1600℃)下通入氧气燃烧,硫元素被氧化为二氧化硫(SO₂)气体。燃烧过程需通过高频感应炉或燃烧炉实现,确保样品完全分解。2. 气体净化与传输生成的SO₂气体与载气(如氧气)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3
-
普通测硫仪和红外测硫仪的区别
普通测硫仪和红外测硫仪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具体对比如下:一、工作原理普通测硫仪通常采用库仑滴定法,通过化学反应将硫转化为可测物质(如SO₂),再通过电解测定硫含量。红外测硫仪基于高频感应炉燃烧样品,生成SO₂气体后,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其浓度(SO₂在7.4μm波长处有强吸收)。二、测量范围普通测硫...
查看详情 >2025-09-03